笔下中文网 > 终宋 >第1070章 一意孤行
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

第1070章 一意孤行

最新网址:http://www.bixia5.cc
  汉武帝在兰州与长安之间设置邮亭,公文传递一个来回是七天。

  李瑕也设置了官驿,一封公文从兴庆府到长安只需要三天。

  五月二十一日简陋的宫殿中,几个侍卫进进出出,将一封封来自甘肃、宁夏各地的信摆在案上,由官员们拆阅,并将重要的消息标注出来。

  “宁夏安抚使李公言,观元军调动迹象,必为牵制我军。”

  “陛下,河西军的消息到了,这是宋将军的亲笔信。”

  李瑕伸手从韩祈安手中将信夺过,亲自过目了之后,深吸一口气。

  他放下手中的信,走到挂着大地图的墙面前。

  “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。”

  “陛下明鉴。”韩祈安亦起身,清了清嗓,道:“忽必烈一定是派出了他的儿子真金保护八思巴去往吐蕃。”

  “我们早该想到的,以吐蕃形势,不派一个宗王不足以镇住局面。忽必烈还是想将功劳留给他的儿子。”

  “他打得好盘算,真金突然进入青海,我们确实也没办法察觉。”

  说着,韩祈安再次低头看向宋禾的信,不由笑了笑,道:“可惜,元人做梦都没想到,一个小小的准备将李丙,竟能劫走了八思巴。现在,元人完全陷入被动了。”

  “恭喜陛下。”奚季虎道:“宋禾只需要找到李丙,即可为陛下带回八思巴,之后再击败崔斌的兵马,甚至可为陛下俘虏真金。”

  杨果抚须不已,道:“须知,北方无数汉臣,俱将期冀寄托于真金。陛下若能擒下他,可从忽必烈手中夺回北地三成人心。”

  韩祈安道:“只怕没那么容易,宋禾兵少。而崔斌只需护着真金向西,深入吐番宋禾无力深入,欲擒真金,难矣。”

  “何妨?”奚季虎道:“待八思巴到长安,真金则无力控制吐蕃。我们只须封锁吐蕃,真金不过一瓮中之鳖。”

  “宋禾信上之意,李丙部虽俘八思巴,却亦为元军追入祁连山西麓,不可太过乐观”

  臣子们在议论,李瑕却没有在听。

  他背对着他们,目光始终在打量着地图。

  终于,臣子们议论好了,问道:“陛下?”

  “朕想亲征河套。”李瑕道。

  诸臣一愣,俱沉默下来。

  他们一直都知道,这位年轻的皇帝早早就有收复河套之意。

  在去西域之前,就说过若能收复河西走廊、河套、燕云十六州,则汉家无惧胡虏。

  在李曾伯攻克兴庆府之时,李瑕马上就命其准备出兵河套。

  去年攻宋一战的兵力、物力,原本就是用来收复河套的。如果不是因为宋廷忽然与元蒙议和,也许现在李瑕就在河套。

  但既已攻过宋国,损耗已经发生了,时机已经没了。

  该休养生息了。

  “陛下,眼下是收服吐蕃之机,而非攻河套之时啊。”

  李瑕摇了摇头,道:“你们讨论着俘虏八思巴,甚至还想要俘虏真金。这是好消息,但能带来多大的实质意义?”

  “蒙元太子与国师。”

  “真金还不是太子,就算是太子又如何?忽必烈会为了一个儿子而放弃帝位?北方那些汉臣真会因为真金而投靠朕?借口。真金只是他们享受权力、实现抱负的借口;八思巴归顺于朕了,吐蕃就会归顺吗?他多少年没回吐蕃了?恰那多吉会为了这个兄长而放弃一切吗?”

  接连的反问之后,李瑕道:“朕若俘虏蒙元太子与国师,一定有用,但大用还是小用,要看怎么用。真正能改变我们与蒙元战略形势的是什么?”

  “陛下,但不可操之过急。”

  李瑕根本不理会臣子的劝说,径直敲了敲地图,道:“河套。”

  永远都是这简洁有力的两个字。

  无数人在他耳边说时机、钱粮、民力、兵力、国力,告诉他应该有更多别的办法但他始终只认准他的目标。

  “朕说过无数次,拿下河套,才能斩断蒙元扼制我们的一只手臂,彻底打破蒙元对我们的战略包围。朕告诉你们,北方汉臣绝对不会因为真金被俘了就归顺,但会因为朕的强大而胆颤心惊;吐蕃绝对不会因为八思巴被俘了就归顺,只有拿下河套,吐蕃被彻底与蒙元切断,才会改变态度,这才是实质意义。”

  奚季虎有些动容,然而身为参政知事就有参政知事的责任。

  他个人的想法如何不重要,重要的是为人臣子的职责要尽到。因此,掐指一算这大唐的国力,他还是不得不提醒自己的陛下实际一点。

  “陛下想要从何处调动兵力?”

  韩祈安顺势委婉地劝谏,道:“如今云南已安稳,不如从云南将聂仲由调回,只是需要一年光景。”

  李瑕抬手道:“朕只须三千精骑。”

  “陛下,是否轻敌了?”

  “蒙元有破绽了。”

  李瑕手指在地图上的日月山点了点,又在贺兰山西侧的黑水城点了点,发出“笃笃”两声。

  “真金、八思巴说不重要,却又很重要。当他们到了朕的手里,若忽必烈狠狠心)舍弃了他们,他们不过就像是刘邦的亲生父亲,朕就算在忽必烈面前斩杀他们,也不过得一句‘分一杯羹’而已。但只要他们还是燕王、国师,他们就重要到能够影响元军的调动。兵马一旦被调开,与被击败了也没太大区别……”

  当所有人都是在想如何在高原上击败崔斌的兵马、擒下真金。对于李瑕而言,眼下蒙元出现的这一点点破绽已经足够了。

  他知道自己要什么,也善于把握机会。

  他不会白白地等待,指望上天能给出更好的、更稳妥的时机,当断则断。

  面对这样一意孤行的帝王,群臣皆无奈。

  最后,韩承绪叹息了一声,道:“诸公先去忙吧,我与陛下谈谈。”

  只有李瑕与韩承绪在殿中时,两人并不讲君臣之礼,既像孙女婿与岳祖父,也像一对老友。

  “老臣当年随陛下北上,何等凶险的处境未曾见过。宛丘龙湖上,箭雨袭来,同行者一个个倒下……”

  韩承绪说话很慢。

  他跟随李瑕十年,十年来的经历只挑几桩说来也过了很久。

  最后,他说道:“经历了这些,老臣本不该总是劝陛下,也真心不想拴着陛下。”

  “韩老放心,我不会有事的。”李瑕道,“如今再打仗,还能凶险得过成都、钓鱼城不成?”

  韩承绪笑了笑,道:“若是皇帝要去做危险的事却没有人劝,那不行的。皇帝得有皇帝的威风。人活着,得做符合身份的事。”

  李瑕也莞尔道:“韩老原来是因为这个才劝我?”

  韩承绪笑着笑着,笑容渐渐僵住,泛起忧色,道:“是因为真的太担心陛下了。”

  李瑕其实明白,做符合身份的事,这句话听着平实,却是很重要的道理。这句担心,也是真的。

  “老臣已经很老了,最怕的就是,闭眼的时候,陛下还在河套安危不知。那老臣到了九泉之下也难瞑目啊。”

  “不会的,韩老还要看我一统天下。”

  韩承绪点了点头,没有再说更多别的理由。

  他很清楚,若是动之以情都劝不住李瑕,那是真的劝不住了。

  不论如何,劝了这几句,他身为大唐的左丞相,尽力做了符合身份的事。

  尽了职责之后,韩承绪颤颤巍巍站起身。

  “陛下既心意已决,老臣留守长安,一定为陛下打理好政务,也盼陛下旗开得胜”

  话到这里,后一句话在喉头里梗了很久,他终究还是说了出来。

  “盼陛下旗开得胜,不然下次陛下再想御驾亲征,老臣只怕不能再为陛下留守了。”

  李瑕蓦地眼眶一酸。

  他一直都知道很多时候自己能固执己见,其实是因为这些不停在劝阻他的人在他身后尽心尽力。

  所谓“牵一发动全身”,李瑕若想收复河套,绝不只是看兴庆府一路。

  他传秘旨给了延安府的张珏、已赶赴玉门关的廉希宪、镇守兴庆府的李曾伯,以及陕、甘、宁三路各个重要州县。

  暂时而言,战略还很模煳,兵力还未开始调动,能做的无非是迅速动作起来,以免失去那转瞬即逝的时机。

  三日后,来自长安的命令递到甘肃各州县。

  很快,甘肃守军纷纷调动。

  “传令下去,把河西走廊封锁起来,各个烽燧必须有人守卫……兵力不足?征集民兵,跑断腿也得给老子守住。”

  “传令下去,不能让一个元军探马把青海的情报送出去。”

  唐军的兵力不足以远征,但进入戒备之后,还是能控制好治下。

  不时有几骑元军想从浩瀚的大漠中穿出来,却每每遭到唐骑的围堵。

  如此一来,最先开始不安的便是驻扎在黑水城的董文炳。

  董文炳才得到消息,听说国师八思巴被唐军劫了,正处在讶异之中,派探马打探具体详情,未想到之后数日,唐军开始极力封堵河湟。

  这使得他的不安感与日俱增,一面虽还在强攻兴庆府,心思却已完全转到了祁连山以西。

  到了第五日,他不得不做好强行攻入河湟的准备,招过几名信马。

  “你们到九原城面见塔察儿宗王,将这封信递给他,就说情况危急,需要他的支援”

  “大帅,是不是也向安西王求援?”

  董文炳犹豫了一会,摇头道:“暂时还不必。”

  有一瞬间,他其实有想到安西王的老师是真定名士李盘,其实也愿意接受儒学。

  只要汉臣强大,那自然会有皇子心向汉法。

  但只有一瞬间,他已完全将这个念头抛开。

  为了救回他的燕王,祁连山再高,他也愿意翻过去。
  http://www.bixia5.cc/book/1500/1083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bixia5.cc。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m.bixia5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