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0章 进村

最新网址:http://www.bixia5.cc
  “嗐!宣和殿宝,这能随便盖么?”吴夺点点头。

  刚才在看的时候,吴夺也顺带听了听,这画的确是宋初的画作,不过他也没听到作者是谁;有几方民间的收藏钤印,都是明清时期的。

  只是这“宣和殿宝”,却是新盖上去的。

  这方印还盖在了一个显眼的位置。

  更要命的是,这方印是油印!

  那这画就彻底没法收了。

  因为在宋代的时候,只有水印和蜜印,没有油印。

  朱印,主要成分自然是朱砂;在宋代,朱砂印泥制品,只有水印和蜜印。

  水印,就是用水调配朱砂,弊端比较明显,时间长了容易褪色。后来就有了蜜印,使用蜂蜜和朱砂调配,大大增加了朱印的持久性。宋徽宗很多落在书画上的朱印,就是蜜印。

  而这幅画上加了个“宣和殿宝”,却是油印。油印是元代才开始出现,明代普及起来。油印的印文更为清晰和持久,而且物美价廉,所以就此取代了蜜印。

  北宋时期,还没有油印呢!结果这“宣和殿宝”······

  很显然,这幅画虽然够老,却因为是无名氏作品,加上并无后世名人题款,钤印也只有寥寥几方民间收藏钤印,价值并不算高。否则文物商店也不会轻易出售。

  但是,得到画的人,却为了好卖高卖,又给添了一方“宣和殿宝”。结果,却不够专业不够细致,用了油印。

  弄巧成拙。

  现在倒好,当一幅北宋无名氏作品出手都难了,除非碰上个棒槌。

  “这画,要是不加这个‘宣和殿宝’,让高手弄走,加上专业的题款和钤印,说不定又得有人吃药啊!”胡允德叹了一句。

  “德叔,我听说,有一些‘名家’书画,就是这么来的?”

  “是啊。有专门收购无名氏老画的,收了之后先断代,断代之后再研究像谁的笔法?然后加题款钤印。这样的辨识难度?那可就大多了。”胡允德介绍,“甚至?有的款印?是从残画上挖下来的,你说鉴定难不难?”

  吴夺默然。若不是能听?这从入行到成熟,那非得成药罐子不可。

  两人没再碰上什么合眼的东西?就此出了白鹭古玩中心?打上了一辆出租车,先回酒店。

  “小吴啊,今天你收了件同安窑,那晚饭我就请你吃一道本地的特色名菜?同安封肉。”

  “我还真没吃过。”

  出租车司机是个四十来岁的男子?听到这里插了一嘴,“来鹭岛,同安封肉和蚵仔煎是必吃的!明天早餐你们再来一碗面线糊,好吃的不要不要的。”

  “正好,师傅你给推荐个馆子吧。”胡允德笑道?“我上次来,吃过同安封肉?是在一家大酒店。”

  “这样的东西,不要到大酒店吃的?要去小店和摊子,更有味道。”司机想了想?“我推荐你们去个地方?那条小街上有同安封肉的店?也有蚵仔煎的店,好多小店的,看到别的特色小吃,也可以慢慢吃嘛,吃饱了为止。”

  “行,那就听你的。”

  这同安封肉,就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带皮猪腿肉,之所叫“封肉”,是因为蒸好了不揭盖,上桌才打开。

  蒸得非常嫩,入口即化。

  味道上,有一种鲜美感,这和咸香或者偏甜的红烧肉不同。

  至于蚵仔煎,虽然是闽南小吃,但是吴夺在齐州也吃过,只是当地做得更地道。

  蚵仔煎,海蛎煎,蚝烙,只是叫法不同。里头的“蚵仔”,是闽南习惯叫蚵仔,粤省则习惯叫蚝;而北方,习惯叫海蛎子。

  这两种东西混在一起,很容易有饱腹感。吃完了之后,吴夺和胡允德顺带买了两瓶啤酒,一人一瓶,在海边边走边喝。

  胡允德笑道,“喝点酒早点儿睡,养足精神,明天的活儿可是费精神呐。”

  “德叔,会有多少人去看货呢?”

  “不好说,他们只说不止一家看。”

  “不会搞成拍卖的形式吧?”

  “那倒不会,不止一家可能一起看,也可能分批看。”

  “明白了,随机应变吧。”

  这一天其实也比较累,加上喝了点儿酒,吴夺倒是很早就睡着了。

  第二天起得也很早,两人没有吃酒店的免费自助早餐,听了昨天出租车司机说的,去了一家早点摊子,吃面线糊。

  说是叫面线糊,但配料特别多,有肉有肠有心有肝有蛋,还有鱿鱼、豆腐、香菇什么的,自己挑着加。吃得时候,配上油条更香。

  一碗面线糊下肚,能量满满。

  去往郊区的别墅,是来车接的,一辆黑色老款奔驰。

  到了地方吴夺才发现,说是叫别墅,还不如叫村居更合适。

  这个村名叫莲花村,修建得很好,村道又宽又直,也有很多这种“别墅”。

  不过这一处院落,在村头一处高地上,院子比较大,院中的三层小楼也修建得更气派一些。

  院外一侧有一块空地,能停个五六辆车的样子,不过这时候只停了一辆哈雷摩托。黑色老款奔驰也停在了这里,下车后,司机带着他俩进了院。

  “胡总,有失远迎,不怪我吧?”

  吴夺跟着胡允德进了院门,一位老者从小楼门口出来了,他一边向胡允德打招呼,一边冲司机抬手示意,司机就此点头离去。

  这老者看着至少也得七十多了,个子不高,不胖不瘦,鹤发童颜,声音洪亮。

  “伍叔说哪里话?昨天我本来想登门拜访,只是怕您筹备繁忙,不敢贸然自作主张。”

  “哈哈哈哈,老章才是真忙啊,还寻思着趁此机会聚聚呢!”

  “您有所不知啊,章老念叨了好几回,再忙也想来看您,只是不巧偶感风寒,硬撑倒也可以,这不是怕风寒容易传染嘛!”

  “嗯,他向来思虑周全。”此时,老者才看向吴夺,“这位青年才俊是?”

  “噢,我来介绍一下。”胡允德接着就给相互介绍了一下。

  老者名叫伍先明,鹭岛本地人。确切地说,就是这个莲花村人。早年曾经先后燕京、羊城的古玩行里干过,六十岁之后回到鹭岛,如今被几个幕后大股东聘请,出面张罗生意。
  http://www.bixia5.cc/book/1188/268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bixia5.cc。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m.bixia5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