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中文网 > 我的姐夫是太子 >第四百零二章:权势滔天
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

第四百零二章:权势滔天

最新网址:http://www.bixia5.cc
  封王……

  张安世对于这个猝不及防的消息,倒是有几分湖涂。

  不过几个兄弟都来了,尽都是来庆贺的。

  朱勇满脸的得意道:“大哥做了王,以后咱们脸上也有光了,谁要是惹咱们,我便说……大哥乃我大明第一异姓王。”

  张?喜滋滋地道:“看谁不顺眼便打谁,徐景昌那个小子承袭了公爵,也没什么了不起。照样打他!”

  丘松面无表情地道:“是不是封了王,炸死了人也不会有事?”

  张安世听得脸都白了,这八字还没一撇呢,也不过是蜀王和刘观那个二五仔上奏而已,虽然这明显可能是宫中的授意,可也不能半路开香槟,众所周知,半路开香槟一般死得比较快,好吧!

  张安世道:“好兄弟,做坏事可不能报大哥的名号,你们莫忘了,你们出头,大哥在后头动脑筋。”

  朱勇兴致勃勃地道:“大丈夫当如是也,男子汉就要如大哥一般,死为鬼雄,生为异姓王。”

  几个人还处于兴奋之中。

  张安世见他们自说自话,心惊胆跳,这不符合他做大哥的人设啊,他们的思想若是再滑坡下去,可能世上不会在有三凶之名,只会有混世魔王,人类公敌张安世的大名了。

  张安世便叹息。

  这叹息还是起了效果的。

  于是朱勇道:“大哥,你咋又谦虚上了?”

  张安世便幽幽地道:“不是谦虚,是惆怅,大哥怀疑有人想害我。”

  朱勇眼珠子一瞪:“谁敢!”

  “你们不要总是咋咋呼呼的,这个世上,不是什么事都是用拳头来解决的。你们想想看,为何有人要让我做这异姓王,我大明可有异姓王?”

  三人就一下子都沉默了。

  张安世道:“这就对了,做了这个王爷,以后大哥便要被千万只眼睛盯着,但凡做了什么事,都不免要被人唾骂,大哥这哪里是做王爷,这分明当孙子啊。”

  朱勇三人面面相觑。

  张安世怅然若失的模样道:“大哥本来还想着,咱们几兄弟,平日里有事都是教几个兄弟上,我这做大哥的,总是在后头运筹帷幄,总难免让人觉得大哥不讲义气。做兄弟的,怎么能不为你们出头呢?所以每日辗转难眠,总觉得对不起兄弟,想着以后在有事,大哥一定要先上不可,这才教义薄云天,叫堂堂大丈夫。”

  “可谁晓得,好死不死,偏又有人要将大哥推到这风头口尖上,教大哥为万千人瞩目,人人嫉恨的位置,哎……这叫大哥以后还怎么为兄弟出头,这不是要教大哥做那等只沽名钓誉,却只做好人,教自家兄弟做坏人的小人吗?”

  说到这里,张安世长叹一声,又道:“大哥这样卑鄙地活着,想一想便觉得不痛快,无信无义,苟且偷生,真不如死了干净。”

  换源app】

  张安世说到此,声音顿下。

  不过剧本有点没有朝着张安世的方向走,三人呆若木鸡地看着张安世,一言不发。

  张安世一时看不明白他们的心思,咳嗽一声道:“你们说说话啊。”

  朱勇挠挠头道:“大哥说的话,好像有点生涩难懂,我先琢磨琢磨。”

  张?这时道:“大哥……我们晓得你的难处,你不必介怀,咱们兄弟不分彼此,谁出头都是一个样,大哥本事比我们大,还比我们聪明,自然要更费心神,我们心疼大哥都来不及,大哥咋还说什么苟且偷生、无信无义的话?”

  张安世大喜道:“老三若是这样想,大哥就放心了。大哥没用……呜呜呜……”

  朱勇反应过来:“三弟说的对,俺也是这样想的。”

  唯有丘松,依旧一言不发,一副古井无波的样子。

  反正张安世也不在乎丘松的想法了,这家伙脑子有点小毛病,若是成日去琢磨他,张安世怀疑自己也会变得精神不正常。

  于是张安世道:“总而言之,无论如何……咱们肝胆相照,大哥吃肉,便有你们的汤喝。对啦,你们来的正好,这儿正好有一件事,要交代你们办,这事啊……大哥思来想去,也只有你们来办才最是妥当。”

  三人又开始面面相觑。

  朱勇觉得自己绕晕了。

  自己方才来是干什么的来着?

  不过此时,却是痛快地应下:“大哥吩咐便是了。”

  ……

  三兄弟兴匆匆的走了,最高兴的便是丘松,丘松显得很得意,因为张安世交代他的事,让他生出一种本能的亢奋。

  而接下来的人,就正常得多了,却是杨溥。

  杨溥微笑,先朝张安世行了个礼。

  “见过都督。”

  张安世随和地道:“杨先生,不必客气,来坐下说话。”

  杨溥便欠身坐下:“新近的奏疏,都督可有耳闻吗?”

  “你说的是蜀王殿下?”

  “正是。”

  张安世道:“我何德何能,怎么敢被封异姓王?蜀王殿下是好意,却是要将我架在炉火上烤啊。”

  “都督不愿意接受?”

  张安世脸抽了抽,不接受才见鬼了呢,虽说历朝历代,接受这样恩荣的,必定会有好下场。

  可明朝张安世熟啊,只要不是在太祖高皇帝时期,朱家人敢封,有什么不敢接受的?

  更何况这是陛下册封的,未来继位的不是他家姐夫就是他家的外甥。怎么,朱家赘婿,不朱家外甥还敢欺舅?

  等过了几代,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事实,就断不会有人提出质疑,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了。

  张安世见杨溥目光灼灼地看着他,似笑非笑的样子,张安世显得有些难堪,便道:“这……这……我张某人德薄,如何敢承此厚恩?可若是宗亲和大臣们力主如此,而陛下深谋远虑,觉得此举有益天下,我虽是诚惶诚恐,可以陛下和苍生为念,也只好勉为其难了。”

  杨溥继续微笑。

  张安世不自在极了,便道:“杨先生来此,只怕不只是为这个来的吧?”

  杨溥此时却是有些出神起来,不知在想什么。

  于是张安世道:“杨先生,杨先生……”

  杨溥这才回过神。

  张安世便忍不住道:“杨先生在想什么?”

  “下官不敢说。”

  “我们是自家人,说了也无妨。”张安世鼓励道:“我这个人,不懂人情世故,还需杨先生指点。”

  杨溥是个很谨慎的人,此时定了定神,却道:“下官方才在想,都督方才的言行举止,与太子妃娘娘一样,果然太子妃与张都督乃是姐弟,都是有大智慧的人。”

  张安世顿时竖眉:“你来消遣我吗?”

  杨溥情真意切地道:“下官的身家性命、未来的荣辱,都与太子殿下与张都督息息相关,岂敢消遣?这些话,下官本不敢言,却是张都督非要追问,下官才斗胆说的。”

  张安世一时语塞,落座,才又道:“也对,关起门来,随你怎么说,咱们自家人嘛。你说我阿姐……是什么意思?”

  “这王位,说到底,乃是娘娘为你讨来的。”

  张安世挠挠头,其实他也隐隐地感觉到了什么,笑着道:“阿姐也是多事,本来可以等她做了皇后,磨着姐夫给我封个王,却非还要整这么一出。”

  杨溥含笑道:“都督差矣,太子妃娘娘为了都督,是煞费苦心了!能给都督封王者,唯有当今陛下,倘若未来当真太子殿下亦或皇孙克继大统,反而这条路便被堵死了。”

  也幸好此时没其他人,杨溥所说的话,可谓是很是大胆了。

  不过这也可见,张安世和杨溥之间的关系,已经到了非同一般的地步。

  说到底,二人现在已是荣辱与共的关系,私下谈话,已经不存在禁区了。

  张安世显然一时不明白这话里的意思,心头纳闷起来,便挑眉道:“这是何故?”

  杨溥微笑着道:“世上岂有皇帝给自己的外亲封王的道理呢?都督的身份,乃是外戚,陛下在的时候,这个份上还不明显,尚可以以功册封。可一旦太子登基,太子殿下若是册封,就成了给自己的舅哥封王,若是这样做,只怕太子殿下愿意,太子妃娘娘也会不乐意了,因为一旦如此,后世若有我大明天子也宠幸后妃,给他兄弟封王?这个口子一开,如何是好?”

  顿了顿,接着道:“再者,当今陛下乃是雄主,自然是敢做敢当,他动了心思,谁敢不从?可若是太子殿下,若要这样干,可就没有这样容易了。”

  张安世一听,便也寻味出几分意思,于是道:“这么说来,阿姐倒是在为我谋一条出路?”

  杨溥笑道:“都督,世上最心疼你的,这太子妃娘娘必为其一。太子妃娘娘她将来必要母仪天下,自己的儿子,也定为江山之主,这些事,都不必她操心。她这满心里若是不为都督操心,还能为谁呢?”

  张安世叹口气,心里也是甚是认同杨溥的话的,故而也满心感动。

  杨溥继续道:“当然,这其中固然有娘娘的苦心,可实则,真正决定此事者乃是陛下,若陛下无此意,是断不会有蜀王与刘部堂的奏疏的。”

  张安世点点头道:“那么你看陛下到底是何意呢?”

  “是啊,这里头,最关键就在此处。大明的王爷,多为藩王,藩王就要就藩,所以下官斗胆揣测,此王绝非宗亲之藩王。”

  此时的张安世,就像一个乖乖学生,很认真倾听的样子,道:“你继续说,我爱听。”

  于是杨溥便又道:“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,此王到底怎么个封法。这是我大明未有之事,必然会引发争议。”

  张安世颔首:“我现在可不想就藩去,还是留在京城为好。”

  杨溥笑了笑道:“这就得看陛下,还有百官的意思了。”

  张安世道:“那么你认为,最后会是怎么个册封之法?”

  杨溥认真地想了想,才道:“这……还真不好说。陛下行事,历来非常人所料,需再等一等,而且现在大臣们只怕还有争议,陛下也在观察朝中的举动。”

  张安世忍不住唏嘘道:“这事……若有什么进展,你尽管来找我,给我提一提建议,看看下一步该怎样做。”

  杨溥微笑道:“下官来此,其实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
  “啊……”张安世愕然了一下。

  杨溥道:“是太子殿下担心都督在这个时候,把握不住,或得意忘形,或言行举止惹出什么争议,反而使都督成了众失之的,所以特让下官来此,看着都督。这事……让陛下去谋划,而都督现在最适当的做法,就是耐心等待。”

  张安世不由露出苦笑,指着杨溥道:“原来是姐夫的意思……”

  杨溥笑了笑道:“这是为了都督好。”

  张安世道:“你放心好了,这几日我保证乖乖的。”

  他接下来,低声滴咕:“不乖的事,有我兄弟去干。”

  只是这话,就不知道杨溥有没有听到了。

  …………

  文渊阁里。

  一场闭门的小会议,已经持续了足足一个时辰了。

  杨荣、胡广、金幼孜,还有各部尚书,齐聚于此,众说纷纭。

  大家的态度,却各有不同,杨荣对此倒是没有太多的意见。

  可胡广很激动,这一次他倒不是针对张安世,而是针对祖宗之法,要是开了这个先河,那还了得,以后鬼知道会有多少异姓王出来?

  金幼孜的态度,则是一贯的沉默,他素来沉默寡言,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
  夏原吉的态度也很坚决,他认为这样很不妥当,张安世有天大的功劳,有公爵就足以,若是封王,太不合适了。

  刑部尚书金纯,却与夏原吉相反,金纯认为……既是宗亲没有意见,此天子家事,不必因为这个,而耗费唇舌。

  只有兵部尚书金忠说了许多的话,但好像又什么都没说,杨荣认为这样不无不可的时候,他说对啊对啊,夏原吉反驳,认为此背逆祖制,一旦开了此例,那么非朱不王的规矩就毁坏了,十分恶劣。金忠也说,有理,有理,夏公所言极是。

  金忠这么一搅和,原本唇枪舌剑的小会,反而让人觉得这家伙是来开玩笑的,此前剑拔弩张的气氛,竟也活跃了不少。

  胡广瞥了金忠一眼,揶揄道:“金部堂既赞成封王,又不赞成封王,既遵守祖宗之法,又要开此例,到底是何意?”

  他顿了顿,又道:“明日便是廷议,到时公然议论,我等若是今日再不拿出一个一致的意思,到了明日廷议,只怕要闹出乱子来。”

  廷议是大臣们公开讨论。

  可实际上,这种大会议,一旦有争议,是很难讨论出结果的,只会闹出许多乱子来。

  所以一般情况,在廷议之前,文渊阁和各部的大学士以及部堂们会私下里先聚一起,开一个小会。

  若是大家能勉强达成一致,那么到了廷议的时候,也就没有什么争论了。

  毕竟在座这里的人,几乎都是朝中一方大老,他们做了决定,廷议之时,其他的大臣往往不敢轻易提出相左的意见。

  可眼看着,天要黑了,廷议在即,可大家都不能达成一致,胡广自然心急如焚。

  金忠倒是从容不迫地笑着道:“诸公说的都有道理,所以老夫才尽都赞成。”

  胡广气急地瞪着他道:“可你更赞成哪一边?”

  “哪一边都一样。”金忠道。

  胡广怒了:“一女岂可嫁二夫。”

  这下气氛又紧张起来了。

  金忠悠悠然地道:“若是百姓家,一女嫁二夫,自然是天大的事,涉及到的乃是人伦大妨。可是……若在庙堂之中,一女嫁二夫,此等奇事,又算得了什么呢?”

  胡广听罢,一时哑口无言。

  金忠笑了笑道:“这是为何?这是因为,人所处的位置不同,思考的方式也不同。我等忝为大臣,受军民百姓恩养,蒙受皇恩,掌天下权柄,一言一行,都与天下人息息相关,正因为如此,所以一女嫁二夫这样的事,终究只是小事,不值一提,若是这庙堂之上,每日所议的都是此等事,那么这庙堂中的衮衮诸公,都成了尸位素餐?”

  “蜀王、刘部堂的奏疏,我看过了,此事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,真要夸夸其谈,自然可以将它与祖宗之法关联起来,可说小了,其实不过是天家的家事而已。可当今天下,比它更大的事难道还少了吗?不说其他,单单在太平府,听闻就有不少的匠人和壮丁,被商户解雇,如今衣食无着,这一家家的人,顶梁柱都没了生业,他们的父母谁来恩养,他们的子女谁来哺育,这桩桩件件的,都是百姓之疾苦,乃人之血泪啊。”

  “可诸公对此不置可否,却为蜀王和刘公的奏请而吵闹得不可开交。胡公……你这个人,太顽固不化,我懒得和你多说了。”

  金忠说罢,却是目光一转,看向夏原吉道:“可是夏公,你主持的乃是户部,这个时候,还有闲心嘛?”

  胡广:“……”

  夏原吉:“……”
  http://www.bixia5.cc/book/1061/417.html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bixia5.cc。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m.bixia5.cc